CNESA储能指数7月运行总结——储能业务高占比企业表现亮眼,电池产业链继续承压

时间:2023-08-10 11:18:26       来源: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6月,储能指数震荡整理,月末受中央经济会议的预期影响,呈上涨态势,指数收为1299.65。根据CNESA DataLink全球储能数据库的追踪,储能指数本月上涨3.12%,同期创业板指上涨0.98%。与2021年初相比整体上涨29.96%,同期创业板指数下降24.60%。2023年前7个月储能指数上涨1.34%,同期创业板指数下跌4.69%。

图1-2021年1月-2023年7月储能指数运行情况

图2-同期储能指数与创业板指数的对比

七月,从宏观上讲,人民币开启升值周期;月底的中央经济会议,加速了经济复苏的预期。会议里提到的活跃资本市场,以及提升投资者信心,让券商带领市场放量上攻3000点,最后收在3291点。整体来说,政策底已现。但政策底的力度不一定很大。市场期待看到更多的配套政策加速经济复苏。在配套政策出台和落地的过程中,市场可能会有一段盘整震荡的过程。目前整体市场还是存量博弈,增量主要还是看北向资金。

截至发稿日,储能指数成分股中,有5家企业发布了半年报。其中,除了电池材料企业容百科技外,业绩都很亮眼。其中宁德时代的储能电池收入增加119.73%;上能电气储能产品收入增加2048%,侧面验证了上半年,特别是二季度中国储能中标项目容量高速增长的状况。按照CNESA DataLink全球储能数据库的数据,今年上半年中国新增投运新型储能项目装机规模已经超过了去年全年新增投运规模。中国企业在全球市场中储能电池(不含基站/数据中心备电类电池)产量超过75.0GWh,是去年同期的2倍多。

因为动力电池的市场规模远大于储能电池(例如宁德时代,上半年动力电池收入139亿,储能电池收入28亿,储能电池规模仅占动力电池规模的20%),电池产业链相关企业受新能源汽车的影响,市场悲观情绪蔓延,产能利用率承压,碳酸锂价格重心不断下移,呈现结构性过剩的初步迹象。但另一方面电池相关价格下降对储能系统企业却是一个好消息。碳酸锂价格比去年11月高点腰斩,使得占储能系统成本50%以上的重要零部件-储能电芯成本下降10%,初始建设成本下降。加上多个省份的峰谷电价差扩大,让工商业储能的经济性门槛更容易达到,备案项目数量大幅增长。据CNESA DataLink全球储能数据库的追踪,仅今年6月份,国内共备案了250多个用户侧储能项目,规模合计2.7GWh,对比上半年新增运行工商业侧项目超过500MWh的装机规模水平,年底有望实现较高的增幅。

在大储方面,7月12日的新闻联播中报道,2023全年风光装机将增加1.6亿千瓦,发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将达到15.2%。按有关理论预测,当风光超过15%之后,对电网的冲击将会跨过阈值,加速体现。当前的风光占比已经十分接近阈值。各参与方正在未雨绸缪,提前准备应对。

基于上面的分析,我们有理由相信,在8月后续的中报披露中,储能业务占比较高的企业表现会相对亮眼,电池产业链会继续承压。虽然国内储能短期仍面临较大盈利压力,但股市跑的是预期,储能核心部件(电池之外)供应商和集成商在后续的市场修复之中可能会早得到资本市场的认可。

关键词: